【学生素养发展】每周一秀:数学小论文之《上学最优路线规划研究报告》
上学最优路线规划研究报告
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五年级( 5 )班 朱航毅 创作 指导老师:高超
一、研究问题
1.为什么研究:
妈妈:“每天都是妈妈开车送你上学,过年后,长大了一岁,是不是可以步行上学,有没有更快更安全的路线呢?”(妈妈总担心我过马路不安全)
2. 研究目标:
(1)比较3条不同路线的总耗时
(2)评估各路线安全系数
(3)找出“又快又安全”的最佳路线
二、研究过程
(一)数据采集
1.工具清单
地图导航(手机 APP)、电子手表(测红绿灯时间)、记录本+铅笔
2.测量方法
2.1 步长校准:在家中客厅量出正常背着书包 2 米走了 5 步,所以 2.5 步/米,步长 0.4 米;
2.2 路线数据记录表:
路线 | 步数 | 距离(米) | 红绿灯 数量 | 红绿灯 等待时间 | 右拐路 口 | 危险路 口 (左拐/直行) |
A | 2140 | 856 | 3 | 60 | 2 | 1 |
B | 2248 | 899 | 3 | 60 | 2 | 2 |
C | 2750 | 1100 | 4 | 120 | 2 | 2 |
*注:距离=步数×步长,危险路口由妈妈评估
(二)数学计算
1. 时间计算公式:总时间 = 走路时间 + 等待时间
走路速度:1.0 米/秒(在家中客厅测量)
路线 A 时间:856 ÷ 60 = 14.3 分钟
路线 B 时间:899 ÷ 60 = 15 分钟
路线 C 时间:2750 ÷ 60 = 18.3 分钟
2. 安全评分规则
妈妈根据车流量、路灯亮度打分(满分 5 星)
路线 A 安全分=★★★★☆(4 星)1 个危险路 口,时间最优
路线 B 安全分=★★★★☆(3 星)2 个危险路 口,时间次之
路线 C 安全分=★★☆☆☆(2 星)2 个危险路 口,时间最长
三、研究结果
(一)数据可视化
1. 路线时间对比图
2. 路程安全性对比
得出结论:路程 A 最安全
四、研究结论
1. 生活应用:
采用路线 A 后,安全系数比较高,也比较省时间,路线也很顺。
2. 数学收获:
学会用"速度=距离÷时间"解决实际问题;
学会使用三种不同的组合单位:米/秒、步/米、米/步;
发现统计图表比纯数字更直观 ;
五、致谢
感谢妈妈帮我测数据!教我使用 APP 的地图工具、办公软件 WPS 的使用,图表的使用。感谢数学老师高老师教会我路程的计算,统计、数据的对比和评估。
作者介绍
大家好!我是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五(5)班的朱航毅,一个把数学当作宇宙密码来破译的11岁探索者。
我喜欢观察校园里树叶脉络的弧度,我通过折线图观察家里空调使用时长与电费的关系,我用 Scratch 设计的互动小游戏常常逗得妈妈开怀大笑。这些有趣实践都源于我对数学的无限热爱。
最近,我在我们班成立了“刷题社”,聚集了好多数学迷、科学控和推理达人。我们通过趣味数学题讨论、科学实验设计和逻辑谜题挑战,共同体验思维碰撞的乐趣。特别感谢我的数学导师高老师,引领我走进数学思维的奇妙世界。
未来的我,梦想成为架起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工程师,希望能和更多同学一起,在数学的海洋里继续探索,用知识的钥匙开启更多未知的大门!
一审一校:张曦
二审二校:方晓波
三审三校:陆燕萍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